洛阳郊北邙山的古墓博物馆(目前已经改名为“洛阳古时候艺术博物馆”),是古墓专题性博物馆,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。博物馆分为历代墓葬区、北魏帝王陵墓和壁画馆三大展区,藏有国内古时候每个时期的数十座墓室,均由原址搬迁而来,并在地下展区按墓葬

洛阳郊北邙山的古墓博物馆(目前已经改名为“洛阳古时候艺术博物馆”),是古墓专题性博物馆,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。博物馆分为历代墓葬区、北魏帝王陵墓和壁画馆三大展区,藏有国内古时候每个时期的数十座墓室,均由原址搬迁而来,并在地下展区按墓葬形制复原展出。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接触、多视角地知道古墓的内部环境,包含墓室建筑、出土文物、墓室壁画、砖雕艺术和文物等。
墓葬区
历代墓葬区坐落于博物馆的东部,分为地上、地下两个部分,是古墓博物馆中非常有特点和吸引游客的部分。
地上建筑是一组仿汉建筑群,建筑群中有“夏商周典型墓葬模型”、“汉代帝王出殡仪式群塑”等展室。而地下部分,是搬迁复原了上自西汉,下迄宋金时期的洛阳区域代表性墓葬25座,陈列文物总计约几百件,还有数目海量的壁画。
地下部分中的每个复原墓葬(室),都是整体搬迁过来的,墓里的砖石都是考古职员在原地编好号码后再拆掉,到这里再根据原样的逐一复原的。每一个墓室之间相隔不远,有通道相连。你可以行走在通道中,穿行于每个年代的墓室前,这类墓室千姿百态,其风格各异,反映了国内古时候建筑艺术的一个侧面。
墓室中还摆设了不少出土文物的复制品,如北魏的陶俑和生活器皿、唐代三彩等。墓室中还有西晋、北魏、唐宋的墓志,与丰富多彩的壁画,如打鬼图、妇人启门图、升仙图等,这类堪称古时候绘画艺术的瑰宝。
北魏帝王陵墓
坐落于博物馆西部。该展区以北魏世宗宣武帝“景陵”为主体,搬迁复原清河文献王元悻和江阳王元叉墓组成的。景陵封土呈圆形,夯土堆高中二年级十多米。游客可以沿着甬道一直往下走到墓室的中央,这里停放着一具棺椁,棺椁中没任何物品。元悻墓墓室顶部绘有一幅天象图,画中有300多颗星辰,这幅图比《敦煌星图》早约400年,是研究国内古时候天文学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壁画馆
壁画馆中展出了西汉、东汉、魏晋、唐宋和金元等多个朝代的墓葬壁画正品。这类壁画形象明确,题材内容宽广,涵盖天文、地理、人事、神灵。壁画墓的主人上自皇帝、嫔妃、达官贵人,下至地方小吏、普通百姓。
博物馆面积不大,步行可以非常便利的到达每个地区。不过应该注意的是,这里毕竟是古人长眠的地方,游览时不要高声喧哗。